台灣小蘗為台灣特有種,特產臺灣中央山脈海拔 2,200~3,500 公尺地區。喜生於邊坡或岩屑地,常與台灣馬醉木、紅毛杜鵑、高山芒等形成次生灌叢社會,常散生於道路旁及草生地。
中文名稱:臺灣小蘗(川上氏小蘗)
英文名稱:Kawakami
Barberry,Taiwan
Barberry
學
名: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
科
名:雙子葉植物門(Dicotyledon
)
小蘗目(Berberidales)
小蘗科(Berberidaceae)
小蘗屬(Berberis)
別 名:川上氏小蘗
原產地:原生植物
分
佈:中央山脈海拔
2,200~3,500 公尺地區。喜生於邊坡或岩屑地,常與台灣馬醉木、紅毛杜鵑、高山芒等形成次生灌叢社會,常散生於道路旁及草生地。
特有性:臺灣特有種
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型態描述:
常綠灌木。葉3-5片叢生,近無柄,近革質,鋸齒3-8對,短硬。花7-15朵叢生。果橢圓形,暗紫色,宿存柱頭近無柄。
特徵:常綠灌木;多分枝,小枝有稜,具有三枚堅硬的刺,長 1.5~2 公分。葉 3~5 枚簇生,革質,卵狀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,長 2~5 公分,寬 1~1.5 公分,葉尖銳形、有刺,葉基銳至楔形,每邊有 3~8 刺狀鋸齒,具短硬。花黃色,7~15 朵簇生;萼片 5,披針形;花瓣 5 枚。漿果橢圓形,熟時黑色,宿存柱頭近無柄,故又名「黑果小蘗」。
更多資料:
玉山花草-P 76